為一個穿梭宇宙與自然的藝術家而驕傲
文/張國華(“798藝術區“主任 )
张芳邨的BZ艺术作品给人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其科技與藝術表現力的結合,通過BZ方法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他的宇宙與天地之間對話的作品,讓人感覺作者是星外之人,把大自然與宇宙間的變化和未知,通過藝術的符號,表現的高深莫測,讓人聯想到世間的另外一面!
看到他的作品,不禁讓我們有些懷疑它們是否真的出自人類之手?我們找不到答案!因為在人類美術史上還不曾看到有人用這樣的方法和形式來表現。他獨到的表現形式是科學與藝術結合所產生的BZ演變,形成一種新奇的畫面,給人的視覺以強烈的震撼,像穿越了宇宙時空,置身於天地之間,讓我們看到今天的人類,在用辛勤的雙手與智慧描繪著大地、描繪著自然,描繪著宇宙空間。
在茫茫宇宙中,也一定會有人一樣的生物存在,他們也一定會用另一種方法,詮釋著地外星際間的關係,就像我們的藝術家一樣地去創造出天體宇宙的朦朧畫面。每当我看到张芳邨的BZ艺术作品,便感覺透視出其中所暗含的未知畫面,給人以視覺的審美啟迪與心靈上的震撼,就像時空穿梭到無限遙遠的時空點,重新解讀美術領域裡這一BZ藝術繪畫語言的新的內涵。我们从他的画里就可以看出张芳邨的绘画基本功底是很深厚的,無論是在塑造人物上,還是在傳統繪畫上,特別是在創作《中國夢》的題材作品當中,無不透露出他超凡脫俗的表現力。在探索繪畫藝術追求創新的路途中,他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軌跡。
我跟张芳邨认识时间不长,但是感覺到他是一個對藝術非常執著的人!大家知道搞理性研究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搞行為藝術的人跟搞理性研究的人,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张芳邨的BZ艺术与绘画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创新,跟傳統的不一樣。他是用一桶一桶的自己配置的顏料,以科學的配方,在特殊的布、紙、瓷片上,通過一種BZ的化學反應,讓顏料自身產生出不一樣的運動軌跡,展現人們面前的則是一幅又一幅的從未見過的繪畫作品。人們不禁好奇,他的畫是怎麼畫出來的?但他只告訴你BZ!其實BZ從理論上說是一種裂變,是一種碰撞,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這種繪畫方法是他經過多年的研究,反复的練習揣摩和反复的計算實驗才得以成功的。
张芳邨通过他的创新、理念和實踐,把大自然與宇宙的關係通過他的思想表現出來,讓人們除了能夠看到傳統的繪畫歷史,還要看到獨創的新的藝術理念。我們不禁感嘆,這得需要多大的膽量、決心和智慧,才敢去独创一条荆棘丛生的新路?张芳邨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探索到一條新的路徑,這是所有藝術家都在追尋的路徑。由于张芳邨的思想与众不同,於是他成功了,他給我們展現出一件件不尋常的藝術作品!我們為他祝賀!我們為中國有這樣一個穿梭在宇宙與自然之間的年輕藝術家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一件高超的藝術作品是否成功,就要看它是否能夠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即震撼、新穎、創新、脫俗。
张芳邨的艺术之路,就是一個創新之路。幾十年來,他孤注一擲,生活、事業和精神幾次處於崩潰的邊緣。很多朋友勸說他:這很難成功,很難出來你想要的作品。但他不怕!一直努力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努力實現著自己的夢想。應該說,近幾年來他的努力有了可喜的回報,在很多的藝術展覽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與作品。
我們看過吳冠中晚年的作品,特別是表現點、線、面關係的畫作幾乎達到了極致。但我们对比张芳邨的作品时,我發現他的點、線、面的色彩,讓人看著是那樣的協調、流暢,似乎他是在用心靈把要表現的內涵,通過獨創的藝術手法,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但是你看不到他是在哪一個地方起筆,哪一個地方落筆,哪個地方是用什麼原理和什麼方法銜接起來的?實際上他所運用的方法就是一種BZ裂變與自組!每一次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這種結果是通過精確的測算,仔細的配比,耐心的實踐,才產生出的奇特的效果。所以他的繪畫雖然和吳冠中大師的作品都是在表現線、點、面的關係,但是他不露痕跡,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神奇的畫面,讓人捉摸不透其中的秘密。這種繪畫的神奇之處還在於讓我們駐足聯想,思緒紛飛。我們想到了大地,想到了宇宙,還特別想到了在月球上是否也會畫出這樣的唯美作品?
我們對他的作品產生的效果非常吃驚,其實這背後隱含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苦澀,又有多少暗暗流淌的心血與淚水!
我們今天看到他的成功非常的欣慰,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很多的無奈與孤寂。
张芳邨的艺术之路也跟很多成功的艺术家有相同之处,就是要走一條沿著前人走過的路,在繼承前人創造出來的成果的基礎上,對新事物要有新的認識,在表現方法上要有新的創新。张芳邨经过这十几年的坚持与努力,終於給世人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那就是宇宙空間漂浮的藝術靈感與我們地球人類的藝術實踐,終於形成了BZ交融碰撞的光輝典範。
张芳邨是一个基督教徒,他對信仰特別的虔誠。他對談經論道有他自己的認識。就像他的繪畫一樣有他自己的語言,當一個藝術家在探索繪畫的道路上,找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特的繪畫表現形式時,我想他創作的第一個目標已經實現。這些年來,张芳邨在布面、油畫、紙質繪畫、海報、瓷板畫,等很多藝術領域中,通過自己所獨創的BZ藝術,都進行了嘗試,而且在很多方面都獲得了成功。
一位陶瓷藝術家曾這樣對我說:“张芳邨的瓷板艺术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以我經歷了60多年的藝術生涯,至今還沒有看到一位藝術家的瓷板畫可以達到這種效果!而且,他首次打破了顏色之間不相融的禁忌,產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瓷板藝術家用畢生精力去尋求這種方法,都沒有成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张芳邨做到了!他利用BZ科技理论和独自研制的颜料之间的碰撞、相融,才產生了我們常人用筆和其他表現方法都很難表現出來的效果。這種效果應該說是科技助推了藝術的發展,藝術又給予科技理論以視覺上的展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