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麼是BZ藝術?
❶所謂BZ就是化學中的BZ反應,是前蘇聯科學家別洛索夫(別洛烏索夫) 和扎鮑廷斯基(間歇釜)在1959年共同發現,並以他們各自姓氏中的第一個字母命名的BZ反應。
张芳邨就是在BZ反应的科学原理的启发下,發現繪畫當中存在這一反應,經過潛心研究,於1997年在畫寫實(油畫)的過程中發現和創造了這一BZ藝術。
❷美國有本講科學發明史的書:在一幅阿爾塔米拉洞穴的野牛彩色插圖下,作出這樣的說明,這位不知名的藝術家對色彩和動物有一種敏銳的感覺,當人發現了藝術,人也就發現了化學,把油和顏料混合後,色彩在岩壁上乾透,製造了最適合使用的顏料,無疑也就是人類所實現的第一次化學作用。化學的發展確實和藝術的發展聯繫在一起的,张芳邨是在1997年画具象油画写实当中发现了BZ的画法,又稱BZ藝術。他潛心研究十幾年來完善這種畫法,在繪畫的過程中,把礦物質的顏料稀釋到適當的程度,讓各種顏料在畫布上自身反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圖案畫面。這種畫法是獨一無二的,不可重複的,更是不可能產生所謂繪畫中的贗品!這種無意自然形成的表現手法改變了繪畫傳統意義上的有意調和,自主描摹的表現手法,從而徹底改變了從古至今,藝術以及形式上的探索的本質;藝術表現手法從古代岩洞壁畫到今天的當代藝術,無不表現事物的表面以及所謂的思想觀念;而BZ藝術探索追求的是藝術自身的本源,和藝術在物理化學特性中所呈現出的自然性。藝術賴以憑藉著物質顏料本身自然屬性的BZ反應,改變了從古至今傳統意義上的藝術觀念和表現手法,藝術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形態的可能。
❸BZ藝術的發現是一個能夠由超越印象派所開創的色彩革命,真正洞察了色彩的生成變化合成的原理機制。使藝術真正還原到天人合一,自然生成的境界。藝術家潛意識情感的發揮,心靈的介入,和觀念的主導,均以物化的形式由物理化學的自組織運動達到了一種和諧與呈現。在這個BZ反應的過程中,一方面物質顏料的自我催化,另一方面又是主體和客體的交融。最後使非生命系統中的簡單成分被演化成一種複雜的模式和結構,形成了大自然和人類難以想像的美麗壯闊的畫面。
![]() |
|